作为大一新生,我们今年有幸参加了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。从初始的思路空白到与 AI 技术的创意碰撞,我们逐步梳理框架、明确分工。在 AI 工具的辅助下,团队先搭建系统架构、完善整体设计,再逐个攻克功能开发,让作品从雏形走向迭代优化。这份努力最终助力我们斩获省赛一等奖,如今正全力备赛国赛。
(图片来源:微课网站截图)
我们的AI交互式微课以网站形式呈现,包含三大核心模块:微课视频资源、配套的 Coze 智能体 系统,以及习题与互动程序。在技术实现上,融合了 JS+Flask 建站开发、网页交互程序设计;通过提示词工程,工作流与知识库设计,搭建 Coze 智能体;微课视频制作则涵盖脚本设计、文生图、图生视频、语音合成与微调、视频剪辑等环节 —— 整个创作过程深度依托 AI 大模型的技术辅助。
(图片来源:使用大模型绘制的SVG图)
一路走来,我们在技术探索中遇过诸多挑战,也积累了宝贵经验。接下来将通过系列博文,完整复盘从构思到落地的全过程,既是对学习成长的记录,也希望为后面参赛的同学提供参考。
第一步:用AI扒拉用户痛点
我们是新能源汽车专业的学生,对汽车和自动驾驶比较熟悉,也比较感兴趣,所 ...
个人成长
未读上一篇文章别再用“关我啥事”的态度,过“关你啥事”的一生中,我们聊了——“置身事内”(Ownership) 有多重要。它不仅仅是一种责任感,更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,一种以体验和参与为主的处事哲学。那么,我们究竟该如何做到“置身事内”呢?
一、何为“置身事内”?“置身事内”意味着对凡事都抱有一种积极的心态、好奇心和乐于参与的精神。它要求我们不仅做好自己的那一部分,更要关心整个过程,主动去理解、去思考,哪怕这件事并非我直接负责,或并非直接与我有关。
”置身事内“不是简单的能力问题,更多时候,它是一种态度,一种对所有事情都抱有好奇心,并愿意为此投入看似“无用”的时间和精力去参与和体验的积极心态。
二、实操指南:如何培养“置身事内”的心态?“置身事内”并非与生俱来,而是我们可以刻意训练的思维习惯。它就像大脑的肌肉,越训练越强健。
1. 将每一次旁观,都变为思维的“演练场”
小组汇报与答辩: 当队友或别的组进行汇报时,别仅仅是听过就算。把自己想象成评审或专家,去思考:他们做得怎么样?哪些地方可以改进?如果我来做,我会怎么呈现?他们的答辩方式、内容组织有何可取之处? 我们不需要真正动手,但这种大 ...
做了八年老师,我发现一个越来越普遍的现象。
小组作业,总有那么一两个人,从头到尾仿佛一个幽灵组员。你@他,他半天回个“收到”,然后就没了下文。开会讨论,他永远“没意见,都可以”。最后分工,他主动认领最不费脑的整理格式或 做个封面。
再如,课上的小组汇报,数据详实,发言的组员滔滔不绝,台风稳健。但一到提问,看看他的组员们。不约而同的眼神躲闪,低头不语,活像一群事不关己的观众,把发言者一个人晾在了舞台中央。
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尴尬的沉默。这沉默里,我看到了一个“孤勇者”的无奈,和一群“隐形人”的心安理得。
孤勇者与隐形人
这一幕,你是不是也似曾相识?在小组作业里,在社团活动中,甚至在宿舍的公共事务上,总有人习惯性地把自己择出去,抱着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的心态,心安理得地当一个“甩手掌柜”。
我们常常吐槽那些不负责任的“猪队友”,但我们有没有问过自己一个更深层的问题:
当你选择在自己的生活里扮演一个旁观者时,你到底失去了什么?
你可能以为,你失去的只是一次表现的机会,或者只是一点微不足道的“功劳”。但真相是,你正在悄悄放弃你人生的“所有权”——Ownership。
Ownership这个词,翻 ...
我这几年在大学的教学工作中,发现无论是计算机专业的同学,还是把编程作为公选课的其他专业的同学,很多人内心都有一个共同的“灵魂拷问”:
“为什么我认真听课,认真看书,几个月甚至一年下来,还是写不好代码?!”
是不是听起来很耳熟?你是不是也曾有过以下这些困惑:
为什么学了很久很久编程,还是只会写一些简单的算法题?
为什么学了几个月编程,还是写不出哪怕100行的小项目?
为什么好不容易坚持看完了语法,却发现内容全没记住?
我是不是天生和编程无缘,写不出代码是不是就必须放弃编程?
如果以上现象你中招了,请不要害怕!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!我刚学编程那会儿也是这样的,甚至可以说,很多同学都曾经历过这些挣扎。
那么,到底是什么“神秘的力量”在阻止我们学会编程呢?又该如何打破这个魔咒呢?
🤔大模型时代来了
在开始之前,我们首先要想明白自己为什么学编程,以及想学到什么程度。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,它取决于你的身份和需求。
如果你是计算机专业的同学,那么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,从算法到数据结构,再到各类框架,都是需要系统学习的。你的学习目标是整个体系,要求自然会高,过程也会相对漫长。这部分我们今天暂不深入讨论 ...
C语言小课堂
未读在 C 语言中,数据类型是用来定义变量所存储数据种类的一种属性。它决定了变量在内存中占用的空间大小以及可以执行的操作。每种数据类型都有其特定的取值范围和内存表示形式。理解数据类型是 C 语言编程的基础,它直接影响程序的效率、准确性和可读性。
1.C 语言数据类型
C 语言的数据类型主要分为以下几类:
基本数据类型(Primitive Data Types):
整型(Integer Types):用于存储整数,如int、short、long、long long。它们可以通过unsigned修饰符变为无符号类型(只能存储非负数)。
浮点型(Floating-Point Types):用于存储带小数的数字,如float、double、long double。
字符型(Character Type):用于存储单个字符,如char。它本质上也是一种整型,存储的是字符的 ASCII 码值。
布尔型(Boolean Type):C99 标准引入的_Bool类型,通常通过包含<stdbool.h>头文件后使用bool、true、false。
派生数据类型(Derived Data Ty ...
C语言小课堂
未读模运算,又称模数、取模、取余数运算等,它得出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的余数。今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在C语言中如何进行模运算。
一、知识点讲解
模运算是什么?
在C语言中,模运算(Modulo Operation)使用百分号 % 表示。它是一种二元运算符,用于计算两个整数相除后的余数。例如,a % b 表示 a 除以 b 的余数。
模运算的定义如下: 对于整数 a 和非零整数 b , a % b 的结果 r 满足 a = q * b + r ,其中 q 是商,r 是余数。余数 r 的符号与被除数 a 的符号相同。其绝对值小于除数 b 的绝对值,即 0 <= |r| < |b|。
示例:
10 % 3 的结果是 1 ,因为 10 = 3 * 3 + 1。
-10 % 3 的结果是 -1 ,因为 -10 = -4 * 3 + 2,但C语言中,余数的符号与被除数相同,所以 -10 = -3 * 3 - 1,或者更准确地理解为 -10 / 3 的商为 -3,余数为 -1 。
10 % -3 的结果是 1 ,因为 10 = -3 * (-3) + 1。
-10 % -3 的结果是 -1, ...
C语言小课堂
未读同学们好!今天我们来聊聊C语言中一个看似不起眼,实则举足轻重的概念——运算优先级。它决定了表达式中各个运算符的执行顺序,理解它,才能让你的程序按照你预想的路径运行。
一、知识点讲解
运算优先级:它“是什么”?
在C语言中,一个表达式可能包含多个运算符,比如加减乘除、赋值、逻辑运算等等。当这些运算符同时出现时,计算机如何知道先计算哪个,后计算哪个呢?这就是“运算优先级”要解决的问题。
简单来说,运算优先级就是C语言为各种运算符预设的执行顺序规则。优先级高的运算符会先于优先级低的运算符执行。如果优先级相同,那么就按照“结合性”来决定执行顺序(通常是从左到右,但也有例外,比如赋值运算符是从右到左)。
何时用?为什么用?
何时用?只要你的C语言表达式中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运算符,你就需要考虑运算优先级。无论是在编写简单的数学计算,还是复杂的条件判断、位操作,运算优先级的知识都必不可少。
确保计算结果的正确性: 没有优先级,2 + 3 * 4 可能会被错误地计算成 (2 + 3) * 4 = 20,而不是正确的 2 + (3 * 4) = 14。运算优先级保证了表达式按照数学上的常规逻辑 ...
C语言小课堂
未读我们每天都在做选择:下雨了是打伞还是穿雨衣?考试前是复习还是玩游戏?程序也一样,它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执行不同的代码。我们今天的主角——条件表达式,就可以完成这些工作。那么条件表达式和if-else语句有什么异同?让我们一起来具体了解。
一、知识点讲解
在C语言中,条件表达式(Conditional Expression),也常被称为“三目运算符”(Ternary Operator),因为它由三个操作数组成。
条件表达式“是什么”?
条件表达式的基本形式是:
表达式1 ? 表达式2 : 表达式3;
其中:
表达式1 :这是一个条件,通常是一个关系表达式或逻辑表达式,其结果会被转换为布尔值(在C语言中,非零为真,零为假)。
表达式2 :当 表达式1为真(非零)时,整个条件表达式的结果就是 表达式2 的值。
表达式3 :当 表达式1为假(零)时,整个条件表达式的结果就是表达式3的值。
简单来说,条件表达式就像一个“条件判断语句”:“如果(?)这个条件成立,那么就取第一个结果(:)否则就取第二个结果。”
重要提示:类型兼容性 表达式2 和表达式3的类型应该兼容。这意味着它们要么是同类型,要 ...
C语言小课堂
未读今天,我们要一起探索一个在编程中扮演着判断官角色的重要概念——关系表达式。
一、知识点讲解
关系表达式是什么?
在C语言中,关系表达式(Relational Expression)是用来比较两个值之间关系的表达式。它由两个操作数(可以是变量、常量、其他表达式的结果)和一个关系运算符组成。关系表达式的求值结果是一个逻辑值,在C语言中,这个逻辑值通常用整数来表示:
真(True):非零值,通常用 1 表示。
假(False):零值,通常用 0 表示。
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问题,比如“A比B大吗?”或者“X等于Y吗?”它会给你一个明确的“是”或“否”的答案。
C语言提供了以下六种关系运算符:
运算符
含义
示例
结果(假设 a=5, b=3)
<
小于
a < b
0 (假)
<=
小于等于
a <= b
0 (假)
>
大于
a > b
1 (真)
>=
大于等于
a >= b
1 (真)
==
等于
a == b
0 (假)
!=
不等于
a != b
1 (真)
注意: 千万不要 ...
以下这篇文章来自24智能制造的黄锦洋同学。黄锦洋同学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扎实的实践能力,为我们带来了这篇兼具深度与实用性的经验总结。文章不仅梳理了AI辅助编程的热门工具和高效提问的实操技巧,更结合个人经历,详尽介绍了代码管理与远程仓库的关键要点。强烈推荐大家认真阅读,相信你会收获新的思路与实用的方法。
写在前面
本篇分享我在学习编程过程中总结的一些经验,对我来说能提高学习效率。包括vscode配置大模型辅助、如何向AI提问-程序常用prompt(提示词)、远程仓库。如有错误,敬请指正。
vscode中配置大模型辅助编程
大模型的代码补全、注释生成、单元测试等功能能为开发进行强大的辅助。目前在vscode扩展商店中有多款辅助编程插件,包括GitHub Copilot、通义灵码、MarsCode AI(豆包)、CodeGeeX(智谱)等。此处仅介绍两个我个人常用的插件。
GitHub Copilot - 注册账户后国内稳定使用 有免费额度
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,GitHub在国内访问时好时坏。此方法仅供参考,网络因素请自行解决。
优点: 免费版目前可以选择Claude 3.5 Sonnet或GP ...